“捡起来。“她声音像浸在冰里的玉,“拿到佛堂等我。“
陈嬷嬷哆哆嗦嗦去捡簪子,指甲刮过血渍时,突然想起三十年前在长乐宫当差的日子。
那时先皇后总爱站在廊下逗鹦鹉,腕间的缠枝莲玉佩叮当作响,和这簪子的纹路......
“还不快走?“银蝶簪的寒光又逼近几分。
陈嬷嬷连滚带爬往外跑,扫帚被踢得横在路中间,扫落的灰尘里,半片带血的碎布正躺在方才血玉簪的位置——正是前世那贴身侍女投井时穿的裙角。
演武厅的炭盆烧得正旺,墨羽寒将一叠密信推到苏映瑶案前时,信笺边缘还带着边关的寒气。“刘侍郎私铸官窑的窑址找到了。“他指节叩了叩信里裹着的瓷片残片,“这是从地窖墙缝里挖出来的。“
苏映瑶拈起那片“长乐“款的瓷片,用银蝶簪轻轻挑开边缘的暗格。
一缕浸血的青丝随着细碎金箔滑出,在烛火下泛着暗紫:“这血色......“她将青丝凑到鼻端,隐约有股刺鼻的甜腥,“像刘侍郎当铺地窖的朱砂印泥。
前世他私铸御瓷,总爱用那印泥盖假造的官窑款。“
墨羽寒的指腹擦过她发间的银蝶簪,声音低得像落在雪上的羽毛:“你早就算到,柔儿会把先皇后旧物当筹码?“
“她当的哪里是旧物。“苏映瑶将青丝收进妆匣,匣底躺着半块“长乐“瓷片,“她当的是萧煜的愧疚。
前世先皇后难产,萧煜为堵悠悠众口,把责任全推给太医院;今生她翻出旧案,不过想让萧煜觉得......“她抬眼望进墨羽寒的黑瞳,“觉得当年错的不是他,是那些没把参汤熬好的人。“
偏殿的烛芯“噼啪“爆了个火星。
萧煜捏着《边关粮草调拨单》的手青筋直跳,单子边缘那抹暗红斑渍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粉——和柔儿每日晨起必点的“醉芙蓉“胭脂,颜色分毫不差。
“陛下。“
清泠泠的声音从殿外传来。
萧煜猛地抬头,正看见苏映瑶捧着《长乐药典》跪在汉白玉阶上。
月光落在她发间的银蝶上,那是他登基第一年赐的,当时她红着脸推辞:“臣妾无德,不敢受此重赏。“如今银蝶却别得那样随意,像随时会振翅飞走。
“可认得这血书笔迹?“她翻开药典,内页夹层里露出半张染血的纸,字迹歪歪扭扭,却与先皇后的陪嫁账簿如出一辙,“这是柔儿昨夜里在诏狱写的,她说......“苏映瑶指尖划过“参汤掺沙“四个字,“她说这单子是陛下您亲手改的。“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