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武安君欣喜不已的是,郭进果然没有食言,带来的工匠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。“武兄弟,我跟你说哈,”郭进凑过来,给了武安君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。
“这里面光是铁匠就有八个,还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好手!”郭进虽然性格爽朗豪迈,心思却极为细腻。武安君虽然从未明说,但他心里清楚,武安君最缺的就是铁匠,不然这五千多斤生铁,又该由谁来料理?
"郭大哥,这份人情兄弟我记下了!“武安君大喜过望,有了这八个铁匠,再加上山寨原有的几个,安家寨一下子就拥有了十几名铁匠,发展的速度必然会大幅提升,”下次来时,定要跟大哥痛饮一番!"
仔细检查完物资,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,车队便打着谢家的旗号,浩浩荡荡地朝着北边行进。有谢家的腰牌傍身,一路上关卡的守卫根本无人阻拦,车队就这么大摇大摆地来到了淮水之畔。武安君让车队将物资卸下,打发他们先行返回。
武安君并不急于过河,他深知水师巡查的厉害,即便有谢家的照拂,也不能掉以轻心。于是,他吩咐杜老三爬上大树,在枝桠间绑上布条,以此向严勇传递讯息。
随后,他带着众人将物资小心翼翼地掩藏在茂密的芦苇荡中,又安排贺明带着工匠在此守着。一切安排妥当后,武安君便与杜老三一同前往谢永思处。
这几日的谢永思可谓意气风发。他将一首《观北归有感》寄到建康,没想到竟在那些贵公子圈里激起千层浪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巨石,将众人炸得晕头转向。
原本,谢永思因不善读书,才被家族打发去从军,谁能料到他竟突然开了窍?此事一出,建康的那些大家族纷纷改变了想法,准备将家族子弟送到军中磨炼,毕竟总比在城中整日风花雪月要强得多。
以前,家长们教育子弟时总说:"再不好好读书,就跟那谢永思一样,去军中跟那些兵痞一起遭罪。"如今却换成了:"好好努力,家中给你走走门路,跟那谢永思一样,去军中打磨一番,以后必成大器。"
此时的谢永思正在院子里闭目养神,望着田地里日渐茁壮的麦子,估算着夏收也没剩多少时间了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